一场史无前例的军工院所改制浪潮席卷而来,让军工行业又站上了投资风口。关于持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问题,众说纷纭,航信军工的创始人迟少宇提出了如下观点: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加速,促进军工行业整合并购”

        2017年2月10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全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会议认为,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形成了初步分类方案,明确了首批转制院所名单,后续要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快制定和出台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实施意见,积极稳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实施。我们认为,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已准备就绪,但由于国家关于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的配套政策正在制定中,待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将快速稳妥推进。

        军工科研院所根据功能定位可分为三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企业类,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其中一类涉及战略威慑装备研发和大型实验验证,没有市场需求,依靠财政,收支两条线;二类涉及前瞻研究和核心装备总体研发,有一定创收能力。“十三五”期间除划分为公益类的院所继续保留事业身份以外,其余军工院所将全部转制为企业。可以预计,首批进入院所改制名单的应该是原先就有生产经营任务,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科研院所。

        军工科研院所长期以来倾注了大量国家资源,在高素质人才和高精尖技术方面具有深厚的储备,而且下游客户基本是军队和军工企业,具备垄断特征,盈利能力强劲,因此是十分优质的资产。改制的启动将为优质存量军工资产的证券化扫清障碍,提高科研院所注入的确定性,促使军工行业整合并购速度加快。

“民参军在国家政策制度的推动下,将步入高速发展时期”

        2017年2月,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推出了《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举措》,制定了12条举措和45项任务,在军工领域将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民企参与范围,推动武器装备建设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发展。这是继今年年初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设立之后军工行业的又一新动作。

“两证合一”降低准入门槛,目录调整扩大民参军范围

        军委装备发展部提出,要降低准入门槛,实现“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两证融合管理,实现“两证合一”;扩大民企参与范围,调整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继续缩减许可范围,减少许可项目数量。

完善信息透明与反垄断措施,强化民参军监督管理

        《措施》指出,2017年将制定《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管理办法》,优化采购信息网,完成第二批涉密查询点建设并运行;制定《装备采购竞争失利补偿管理办法》,开展竞争采购失利补偿试点;发布并适时调整更新《竞争性采购负面清单》,开展承制单位合同履约信誉等级评定试点,淘汰在质量、保密、信誉以及经营状况等方面存在重大问题的企业,进一步规范完善预警和和退出机制。

        随着民营企业大量涌入军工供货体系,部分公司在产品质量、保密、信誉、经营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严重影响了民参军市场的良性发展。我们认为,通过发布并适时调整更新《竞争性采购负面清单》,将能有效提升民参军企业的经营水平,鼓励相关相关企业重点提升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保密意识,有利于优质企业的脱颖而出。

        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不但使得军品生产领域在竞争机制中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而且对民参军企业具有较大利好,具有较大吸引力。民参军企业可以进入北斗产业链、导弹光电器件、新型材料、机电产品、航空航天配套、舰船配套装备、航空发动机新材料和通用航空等众多产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如果在军民融合方面的改革再进一步,把准入门槛降低,把民企参与的范围扩大,那么民参军企业的市场想象空间将是非常大。随着装备发展部相关举措与任务的全面落实,民参军企业订单体量、数量将实现大幅提升,国防信息化、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领域具备较强技术实力的公司将有望率先享受政策红利。